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结婚成本40年涨500倍 网友称工作12年能攒够钱

发表于2012-11-01


成本是40年前的500倍 工资增长不过100多倍 

近年来,物价上涨势头来势汹汹,从关乎温饱的“蒜你狠”“姜你军”“豆你玩”,到维系住、行问题的房价、油价,许多人都调侃,在物价飞涨的时代,“一千几百,犹如垃圾”、“一万几千,过眼云烟”。

记者近日采访了广州本土的两个小康家庭,发现三代人、四对夫妻的结婚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当代人结婚所花费的成本是40年前的500多倍,而工资的增长也不过是当年的100多倍,父辈当时只用1年半工资就能办成的婚礼,如今却要不吃不喝干上7年才存够这笔“老婆本”。网友们纷纷感叹,“物价上涨的年代,荷包伤不起。年轻人想要不啃老结婚,比登天还难。除非,裸婚吧。”

 

发表于2012-11-01


60年代婚礼喜宴两三围,还是自家煮

罗太太是在1964年与先生结婚的,她说那时候生活很平淡,没有现在如此多的豪宅、豪车,生活的压力也没有现在这么大。结婚需要的物品没有现在的复杂,那时娶一个媳妇回家,基本就是和家里人住在一起。

罗先生回忆起当年与太太结婚时,大概用了近700元。当年,罗先生家中的条件相对较宽松。因此,在当年被视为结婚的必需品的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、收音机、立柜、平柜、梳妆柜、高低床等“三转一响”、“三十六条腿”等物品,他们都没有重新添置。两人结婚时,在大同酒家摆了10围的喜宴,每围喜宴大约50元,总共500元。他表示,喜宴能在酒家摆上十围,已经是很风光的事。很多人都只是花费100多元摆两三桌喜宴,而且还是自家煮的。

几十年前结婚的礼服,经济状况较好的女人大多数是租一件裙褂,而男的则是添置一套新的衣服。罗先生说,当年她太太就用50元左右租了一件红色的裙褂,自己则买了套40多元的衣服。

罗先生说,那时大米国家供应价凭粮票0.15元/斤左右,1个月工资40元左右,大概可买国家供应粮260斤;猪肉则是0.8元左右一斤,工资约可买50斤猪肉。罗先生结婚花费了700元,相当于他当年18个月的工资。

 

发表于2012-11-01


80年代婚礼“三转一响”被彩电冰箱代替 

梁先生与太太是上世纪80年代初结的婚,当年结婚让他们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去广州酒家摆5围喜宴的事。因为,婚宴上的材料全部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送过去,酒楼负责加工。这样的模式在当年算是很奢侈,因为加工费很贵,5桌喜宴的加工费就要100多元。

梁先生告诉记者,当年谈及婚嫁的时候,“三转一响”、“三十六条腿”已经被彩电、冰箱等家电取代了。梁先生说,添置家电大概需要1000元左右。“当时物资缺乏,要买大床和大件家具都需凭结婚证去领票,才能凭票买一张大床和衣柜,价格大约60~70元一件。”那时候他们也就花了500元左右在家具的添置上。

当年在衣服上也没有过多的要求,必须添置的是一些被褥,大概500元左右。梁先生说,他当时没有穿西装,只穿着灰色文化装,就是一件普通灰色的反领外衣,“和平时穿的没什么差别,在不认识的人看来,是看不出谁是新郎和新娘的。”

梁先生还记得他们当年的“结婚照”,是在照相馆的合影,大小与现在的4R尺寸差不多,需要5元一张。梁先生与太太结婚花费了2600元左右,这在当年算是一个较经济实惠的做法。而那时他每月的收入有150元左右。在80年代初期,一个男人不吃不喝工作个一年半还是能讨到一个老婆。

 

发表于2012-11-01


梁先生的儿子小梁在2009年时娶了媳妇。他们的喜宴在花园酒店举行,当时每围约4000元,花了20万元摆了50围。这是他们结婚花费最大的一笔支出。其次就是将一间旧房子重新装修,作为新房,装修费花费了约13万元。

除此以外,其他的支出还有2万元的首饰、1万元的婚庆礼仪、4500元的婚纱照、3000多元婚纱礼服等。梁先生告诉记者,儿子的结婚前后花了将近37万元。他表示,在喜宴上的支出是同年结婚人的两倍,而家具用品都是直接用一些旧的,婚后也没有去蜜月旅行。

梁先生告诉记者,儿子当年的收入算是比较高,差不多是普通市民的两倍,有7000元。他说,即使是这样,儿子也要不吃不喝,连续工作4年多,才能用这样的“排场”娶一个老婆。

 

发表于2012-11-01


不啃老根本是娶不起老婆的啊

上一页|1|
/1页